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风云人物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瞄准物流供应链,雷军在下一盘大棋

  5月20日,企查查APP最新动态显示,一家名为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企业于近期成立,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孟祥峰,注册资本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专注于电池制造。

  据悉,这家公司背后的投资方涵盖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北汽海蓝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业界巨头,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又一重要棋子落下。


  这是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SU7亮相一个多月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又一次重大布局。显然,在产能扩充与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下,小米汽车需要加重在供应链领域的投入,或合资成立电池公司、或投资相关公司、或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工厂……不难发现,自从雷军步入汽车制造后,他的供应链盘子就越铺越大,朋友圈也越来广。

  其实这从小米最近发布的财报就能看出端倪。近日,小米发布2024年一季报财报。其中显示,公司营收为755亿元,同比增长27.0%;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双双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60万部,与2023年一季度的3040万部相比增长33.7%,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大家电方面,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6%;互联网服务营收同比增加14.5%至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一季度的营收还未包含小米汽车业务的相关收入,但小米汽车依然是外界关注的热点。5月15日,雷军表示,小米SU7已交付一万辆车。5月23日晚间,雷军再发布微博称,小米汽车6月工厂开双班,当月至少交付1万辆。今年内至少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小米计划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将达到219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覆盖86个城市,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

  可见,无论是汽车,还是其他产品,面对如此巨大的增量,小米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为汽车板块加码,雷军到处走动

  自小米SU7推出以来,雷军忙得不亦乐乎,到处走访车企,寻求合作的同时学习其他车企的优势经验。

  5月20日,雷军率团队前往蔚来汽车总部参观,并与蔚来汽车CEO李斌交流。两人交流的详细内容已经在网上公开,李斌向雷军“安利”换电技术,并称每辆车改造成换电车型之后,仅需增加1000元的成本。

  4月27日,雷军到访北汽集团,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举行会谈。雷军在感谢北汽集团对小米的关心和支持的同时表示:“如果没有北汽集团的帮助,小米汽车没有今天的发展。”他进一步表示,小米希望能与北汽抱团发展,期待下一步紧密合作。目前,双方在零部件和物流两大板块已有深度合作,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和广度。张建勇表示,小米把互联网生态带入中国汽车行业,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北汽将以开放学习的心态,与小米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北京汽车工业更好更强更大发展。

  4月25日,北京车展期间,雷军现身比亚迪展台,并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建议,希望李想、李斌、小鹏能牵头组织统一生态建设的事宜。雷军表示,如果生态统一,可玩性将大大提高,消费者买一辆车就相当于买了一个可以自由装修的房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安装各种配件。王传福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统一接口及互相可用配件可以进一步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促进整体生态的健康发展……

  从上述动作不难发现,雷军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这种开放和学习的态度有助于小米汽车更好地吸收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融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融入汽车供应链体系。换言之,小米将通过与同行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出海做服务,雷军加码物流建设

  近段时间,雷军除了在汽车领域十分活跃,其在出海板块也很积极。

  小米一季度财报显示,在小米的全球布局中,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等重要市场均保持稳定扩张趋势。一季度,小米在国际主要市场占有率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增长尤为显著。其中,中东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96%,份额上涨7.1个百分点,市占率达到20.9%;非洲地区出货量增长115%,份额增长4.5个百分点,市占率达到10.6%;东南亚地区份额增长至16.5%;拉美地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份额达到15.3%。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6%,达到2.969亿部;在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小米出货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4%。另外根据Canalys的数据,一季度小米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67个国家排名前五。全球市占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13.8%。

  针对这样的成绩,在5月23日晚的业绩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向媒体表示:“未来小米会持续建设安全、高效全球经营平台,探索小米之家在海外市场落地和闭环,因为我们多品类以及未来汽车出海夯实基础。”

  但话说回来,任何产品或服务出海都需要物流供应链的护航,小米是懂这个道理的。5月13日,小米宣布对云路科技进行战略投资。据相关资料显示,云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提供商,致力于为东南亚跨境电商公司、物流公司提供物流、金融、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与J&T集团共同打造东南亚“云端的一带一路”物流服务平台。而此次小米的投资将助力云路科技进一步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能力,共同打造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显然,投资跨境电商物流对于小米的海外业务增长大有裨益。

  不仅如此,小米的海外物流布局还依赖于与物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中远海控等物流巨头的合作,这些为小米的全球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流支持。据悉,自2020年起,小米与中远海控就在巴拿马开展了全程供应链服务,这种“海运+海外仓”的模式如今已历经四年的精心打造,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业流程和个性化服务内容——依托于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中远海控为小米减少了海外仓储分拨的时间与成本,同时满足了客户的购买需求,提升了物流效率,并加速了货物的周转与交付,确保了小米产品能够安全、准时地抵达全球各地。

  探索协同发展,小米+京东开启深度合作

  5月中旬,小米与京东达成全新战略合作。双方明确了未来三年小米在京东全渠道销售额2000亿的目标,同时将持续深化零售、物流、科技、金融、工业、产发、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多产业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探索更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

  据了解,根据协议,在零售领域,京东将在3C数码、家电家居、汽车等品类上携手小米深度共建,通过“人、货、场”精准匹配将小米全品类产品带给消费者,让更多小米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完成智能硬件互联互通。在物流领域,京东将发挥一体化供应链在仓网布局、库存优化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国际物流、物流数智化等领域深化与小米的合作,提升小米物流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优化服务体验。同时,京东科技将基于京东云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智能服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京东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积累,继续深化双方在技术服务、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事实上,自2015年起,小米就已经与京东开始合作,开设了京东官方旗舰店,两年内在京东平台销售超6000万件小米产品。2018年,双方进一步合作推出“京米计划”,整合数据与资源,提高营销精准度。2023年9月,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粉丝破亿,小米成为京东首个店铺粉丝破亿的品牌;2024年,双方合作举办米粉节。4月,京东小时达与小米加强合作,新品SU7配件快速上架并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

  因此,卢伟冰表示:“与京东的合作是我们实现‘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一步。我们将借助京东强大的电商平台和物流能力,推动小米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增长和普及化。同时,我们也将与京东共同探索智能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今年以来,小米的发展似乎按下了快进键,动作频频,呈现出快速且全面的发展态势,其在供应链和客户合作方面的积极举措尤为显著。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小米。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供应链,行业,发展,管理,